工业机器人应用编程1+X证书典型案例

------校企融合、推进书证融通建设


一、实施背景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简称职教20条)明确指出,在职业院校和应用型本科院校中试点和逐步扩大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该制度是我国职业教育在新时代主动适应与服务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举措之一。

北京赛育达科教有限责任公司作为工业机器人应用编程“1+X”证书制度培训评价组织,以当前智能制造产业对工业机器人岗位技能的最新需求制定了证书标准,驱动技能人才的培养,有利学校育人和企业育人、个性化发展和职业化发展统一深度融合。

二、主要目标

我校作为工业机器人应用编程“1+X”省级管理中心及首批试点院校,积极推动校企合作书证融通,对照 1+X”中级标准、重构课程体系并建立证书与课程体系的映射关系,强化书证融通要素:师资培训、培训资源建设等,保障书证融通实施、提升培养质量。

三、工作过程

    1、首先进行了“X”证书标准的模块化分析

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在实施“1+X”证书过程中,根据岗位核心职业技能和“X”证书标准进行细化和模块化。工业机器人岗位分为运行与维护岗、操作编程岗、系统集成岗,并将岗位能力要求映射融入到学历课程教学内容,形成模块内容,内容由浅入、由易到繁,循序渐进地在深度和广度上逐渐加深,促进学生职业技能螺旋式提升

1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岗位要求-证书技能点分析表

       2、对接标准重构课证体系

我校在“1+X”证书实施过程中,以核心岗位技能为导向,按照中级“X”证书标准对课程进行分解和模块化,重新架构课程体系。将课程重构为职业基础课程、“1”与“X”证书衔接课程和职业核心课程,不同类型课程均由若干门课程组成,其中职业基础课程以技能基础为主要知识载体;衔接课程主要是为学历课程的教学和“X”证书的培训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为“X”证书的考培打下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职业核心课程以“X”证书标准中的核心技能作为主要技能载体,以拓宽和提升技能水平为课程主要目标。

    3“X”证书与课程体系的映射关系

    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根据“X”证书标准中级所需具备的岗位核心职业技能要求建立了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与学历课程体系的映射关系,重构课程、教材内容及其分布。如下表2所示:


    在书证融通课程构建中,《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将工业机器人应用编程1+X的技能点: 设置总线、数字量 I/O、模拟量 I/O 等扩展模块参数;编辑 I/O 参数、设置工业机器 人工作空间、使用示教盒配置亮 度、校准等参数等基本操作技能融入课程内容中;《工业机器人应用编程技术》将工业机器人应用编程1+X的技能点:利用扩展的数字量 I/O 信号对供料、输送等典型单元进行机器人应用编程、利用扩展的 模拟量信号对输送、检测等典型单元 进行机器人应用编程、通过组信号与PLC实现通信等技能点融入该课程中等。目前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已将工业机器人应用编程1+X的技能点融入到6门主干课程中,基础知识融入到4门专业基础课程中,促进了书证高度融合,极大推进了课程教育教学改革,做到了培养有方向、学习有目标、考核有标准,提升了专业技能水平,培养的学生更符合岗位需求。

3 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书证融通关系比对表

项目(单元) 工业机器人技术典型应用  任务 工业机器人搬运

4 书证融通课程单元设计表

       课程体系的设置和内容随着证书标准要求提升由易到难、由简入繁、循序渐进,遵循了学生技能与知识的学习成长规律,有利于促进学生技能知识的逐步提升和“X”证书的考评。

4、完善书证融通评价体系

我校在校企共建的专业建设委员会指导下,科学建立书证融通评价体系。一是对学历课程体系的支撑度和衔接性进行综合评价,在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中、将技能证书的考核点融入《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工业机器人虚拟仿真技术》、《工业机器人典型应用》、《工业机器人视觉》、《工业机器人工作站系统集成》等课程内容,并将考核技能点在课程考核中重点突。探索引入国家学分银行制度,通过“X”证书的获取换算成某些学历课程相应的学分,取得相应证书可以进行某些专业课程免考,进行学分替换;二与培训评价组织机构协同合作,加强“X”证书的培训、组织、实施和考评,逐步完善“X”证书的质量跟踪、问题反馈与考核评价机制,扎实推进“X”证书的考核、评价与顺利实施。

5、提升书证融通教学质量

在“1+X”证书实施过程中,一是深化“X”证书职业技能的工学交替教学模式,坚持育训并重,在学习中,在技能学习中,重点要求学生突出职业精神、工匠精神,为此,我院被安徽省列为三全育人标杆单位(安徽唯一高职院校);二是不断创新课程教学和“X”证书培训的方法和方式,积极构建线上线下实时学习平台,丰富线上《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工业机器人虚拟仿真技术》《PLC应用技术》《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智能制造设备安装与调试技术》《自动化生产线应用技术》等课程资源,丰富学生的课程学习和“X”证书培训的教学资源;三是创新“X”证书培训教学模式,积极探索适用 X”证书培训教学方式方法,探索利用高年级对低年级“X”证书学生的“老带新”和“传帮带”学徒制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

6、强化书证融通要素保障

一是加强“X”证书师资力量的建设。学校积极鼓励教师作为“X”证书的培训师,深度参与“X”证书的培训与考核,将是否能够担任“X”证书培训考核教师作为教师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之一,作为双师型教师的重要评价指标。

二是加快“X”证书硬件条件建设。在现有实训硬件条件的基础上,多元化、多渠道加大“X”证书硬件条件的资金投入和政策配套,学校投入450万元进行1+X证书设备的采购及实训室建设,以此推动书证融通的教育教学改革。

1工业机器人应用编程1+X实训室


三是突出“X”证书培训教学资源建设。丰富“X”证书培训和课程教学资源。一方面,校企共同参与“X”证书教材的开发和培训资源库的建设。另一方面,将“X”证书实践操作技能数字化、信息化和网络化,有针对性地制作出丰富的微课和慕课,提升学生对“X”证书技能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覆盖面。


2 线上课程资源

四、主要成果  

1、获得了培训评价组织的技术支持及教学资源,对接行业人才岗位需求;优化了人才培养模式和模块化课程体系。

2、培养锻炼了一批具有专业技术和岗位技术“双师型”教师。优化了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提高了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部分老师获得了优秀考核师称号。

3、建立一批典型案例教学资源、通过与超星、智慧职教、E会学等机构合作,进一步完善了线上教学资源建设。

4、为参加各级职业技能竞赛学生提供专业的技术指导和服务,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5、提高了学生学习欲望以及学习的目的性,能够实现分模块分层次教学。

6、工业机器人应用编程1+X证书年度报考率、证书考核率均达100%,合格率76%,远超全国平均水平,起到了较好示范作用,学校获得了优秀试点院校称号。

3优秀试点院校证书

五、体会与思考

1+X”证书试点工作是从开始按照系统工程要求进行策划设计,不断完善改进,最后形成专业建设与组织实施的新常态。抓好关键过程,建立了激励专业教师积极主动参“1+X”证书的长效机制。

作为管理中心,发挥管理中心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对接省内职业院校的培训和考核。对于缺乏设备,无法完成培训考核任务的院校,我校积极安排时间和场地、组织有经验的老师进行培训,并组织考核,提高学生对1+X证书认知、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

作为管理中心,积极对接培训评价组织,做好考试计划,考核师、考试试卷的安排等,考核成绩的上报等工作。

组织省内教师参加相关培训和研讨,校际之间进行交流学习,掌握“1+X”内涵,以及实施的具体方法、措施等、举办暑期教师培训班,加大1+X证书师资培训力度,强化证书理念传播、提升师资实践能力水平。

进一步提高在校学生和潜在学习者的求知欲望和参加“X”证书学习、培训的积极性,为培养更多高素质创新型、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做出职业院校应有的贡献。






COPYRIGHT 2021 北京赛育达科教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备19058391号-1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广安门外大街248号机械大厦19层邮编:100055电话:010-6325 2191

友情链接: 教育部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信息管理服务平台 机械工业出版社 机械工业教育网

扫码关注公众号